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 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和圣之空间协办,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洄游 平流层】超科技创艺考”艺术展即将于2019-02-17在北京798圣之空间盛大开幕。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它是我国首个由政府主导,以青年为主体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从2012年起,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启动了视觉艺术展览板块,由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并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今年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共计五个展览单元,深度关注“生态”、“科技”、“民族”、“两岸”、“乡土”五个话题,并邀请多位策展人担纲策划,在石家庄、北京、南京、上海和广东等五个城市联动打造的艺术展为艺术周赋予高度内涵。8月3日,作为艺术周首展的“生态·艺术·人——中国当代生态艺术展”已于石家庄美术馆盛大开幕。该展由青年策展人艾蕾尔策划,在关注环境生态的同时;呈现出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多元的创作语言。
作为第九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的第二站,“【洄游 平流层】超科技创艺考”艺术展由空间媒介艺术家/知名策展人吴秋龑担纲策划,集中展出了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日本的多位艺术家包括COSY、陈依纯(中国台湾)、近藤聪乃(日本)、空Lab、刘辛夷、李苑琛、田晓磊、张子卉、郑菁等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该展由洄游、平流层和超科技创艺三大概念构成,其中“洄游”关注本体文化的生命引力;“平流层”探知未来时空的创想动力;而“超科技创艺”则是对跨越技术艺术的生活权利的思考。着重将东方传统文化、前卫艺术设计、新兴科技观念三者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超越既定感知的思维业态。此次展览通过引入“洄游”这一水体物种繁衍栖息的状态概念,尝试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某种规律。同时回观现代科技的变化,察其在生成扩散中的某种态势—— 一种反作用于信仰的系统力。进而关注人性本体是如何思考运用合理的艺术权力去对接那些科技周身所散发的纠脉缠络。
如何能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找寻到进入下个未来的通路,如何与世人分享进入通路后所感受到的悲喜与困乏,如何将分享的那些理性之忆重新带至艺术的感动与睿智之间… ?此时彼时,面对超越科技背后的“空间”,观其质随后察其益,体其实进而挫其真,才能更为自由的感悟人类文明的初始之际是何等的随时间演化亦或退化。如果回到文化的原点又可穿越文化之原点才是艺术与生命同生同行于天下的原由,那么新的起点必定会是这个星球所承之文明不曾觉察的平定与无穷,这起点也是当下生活可以重新出发的“创艺”平流层。
据悉,该展将自2016年8月13至8月23日持续十天。通过现场两层物理空间的影像呈现,通过主题竖立的文本骨架空间,不仅打造出艺术家思维之外延续出的意境空间;也希望展览的诉求深深根植于每个参与洞察艺术的民众心中。
艺术家及作品阐述:
COSY
COSY是由8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及上海纽约大学的青年学子组成的艺术团体。成员包括:陈晓苗、张颖、秦弦、张乐家、张方轩、刘想想、周可儿、苏汉。他们习惯从视觉部分的构想、拍摄、手绘、后期等方面入手,同时加入原创的音乐,舞美设计,交互设置,使作品的理念在磨合中一步步走入每个创作者心中,也从实验中找到了观者们的情感寄托。
Nausee |video |6m40s| 2016
作品灵感来源于萨特的小说《恶心》, 是对自我的生存寻找理由,而这种理由远远不是用以维系生命的借口,而是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从而产生无尽的孤独和虚无,这种“荒谬感”来自于“人与其生活的离异”,想通过怪诞的画面和音乐,使观众沉浸在荒谬之中而不自知,直到影片结束,观众回归现实,从而产生对自我的怀疑与思考。
陈依纯(台湾)
1980 年生于台湾南投竹山
2010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博士班
2007~2010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数字艺术(乙)组
2000~2005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系油画组
1997~2000 台北县私立复兴高级商工职业学校美术实验班驻村
2009 「435 国际艺术村」,板桥,台湾
个展
2016 「你梦见电子羊了吗?第N次毁灭,重新来过」,尊彩艺术中心,台北,台湾
2015 「小黑在工厂工作中的一辈子」,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台湾
2014 「Art Solo艺术博览会」,花博争艳馆,台北,台湾 / 「林水源传奇」,环铁里五号,北京,中国
2013 「天书解密」,凤甲美术馆,台北,台湾
2012 「泡沫游戏-官成瓦斯爆炸案」,Chi-Wen Gallery,台北,台湾